肺功能检查通常包括肺通气功能、肺容量测定、弥散功能、气道阻力测试和支气管激发试验五项核心项目。
通过肺量计测量用力肺活量、一秒量和最大通气量等指标,评估气道通畅度和肺组织弹性。常见检测包括常规肺活量测定和用力呼气流量-容积曲线,可早期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哮喘等通气障碍性疾病。
采用体描箱法或气体稀释法测量肺总量、残气量等功能性残气量指标。能识别限制性肺疾病如肺纤维化,判断胸廓畸形或呼吸肌无力导致的肺容积异常,对间质性肺病诊断有重要价值。
通过一氧化碳弥散量测定评估肺泡-毛细血管膜气体交换效率。弥散功能降低常见于肺水肿、肺栓塞、贫血等疾病,是诊断肺血管病变和肺泡损伤的关键指标。
运用脉冲振荡技术或体描箱法测量气道阻力变化,特别适用于儿童和重症患者。能客观反映小气道功能障碍,对不典型哮喘和早期慢性支气管炎的筛查敏感性较高。
通过雾化吸入乙酰甲胆碱等刺激物诱发气道高反应性,用于哮喘的鉴别诊断。该检查需在医生监护下进行,阳性结果表现为FEV1下降超过20%,是确诊变异性哮喘的金标准。
肺功能检查前需避免剧烈运动、吸烟和饮用含咖啡因饮料,穿着宽松衣物配合呼吸训练。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应提前告知用药史,检查后可能出现短暂气促属正常现象。建议长期接触粉尘或烟雾的高危人群每年筛查,哮喘患者每3-6个月复查肺通气功能。日常可通过腹式呼吸训练、有氧运动改善肺功能,出现持续咳嗽、活动后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完善检查。
2012-05-12
2012-05-12
2012-05-12
2012-05-12
2012-05-12
2012-05-12
2012-05-11
2012-05-11
2012-05-11
2012-05-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