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损伤可以通过肝功能检查、B超检查,以及CT或MRI影像学检查等方式发现病变,不同方法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选择。
肝脏是人体代谢中心,承担了解毒、合成蛋白质、储存能量等多项任务,而肝损伤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,比如病毒感染、长期饮酒、营养不良、药物毒性等。肝损伤的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,常常需要依靠检查手段来发现。
肝功能检查是最常见的血液检测手段,可以反映肝脏是否正常工作,常测定的指标包括转氨酶(ALT、AST)、总胆红素、白蛋白等。如果这些指标偏离正常范围,可能提示肝细胞受损。B超检查则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方法,可观察肝脏的形态变化,例如是否有脂肪肝、囊肿或纤维化迹象,而对于更深层次的病变或早期肝癌,CT或MRI则提供更清晰的影像。对于疑难情况,肝穿刺活检可能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损伤程度。
日常生活中,要尽量避免让肝脏“超负荷”工作,比如戒酒、减少高脂高糖饮食,尽量避免滥用药物等。如果出现疲倦乏力、黄疸、右上腹不适等症状,建议去医院进行详细检查,早发现早治疗。
2025-02-28
2025-02-28
2025-02-28
2025-02-28
2025-02-28
2025-02-28
2025-02-28
2025-02-28
2025-02-28
2025-02-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