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脉硬化是血管逐渐变得“僵硬”的过程,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。它背后涉及到脂质堆积、炎症反应和血管结构变化,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,通常需要长期积累才会显现明显危害。
我们的动脉血管平时弹性十足,就像一根柔韧的“橡皮管”,负责把富含氧气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。然而,由于血管内膜受到了长期损伤,胆固醇等脂质沉积在受损区域,逐渐形成“斑块”,就像水管内壁堆积水垢那样。这些斑块慢慢增多,可能让血管壁失去弹性,变得更厚、更僵。严重时还会堵塞血管通道,造成血液流通不畅。
动脉硬化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,高脂高糖饮食、吸烟、饮酒、久坐缺乏运动都是可能的诱因。长期血压过高和血糖控制不佳,也会对血管壁产生慢性损害。年龄增长和遗传因素也不可忽视。早期的动脉硬化通常没有明显症状,但当血管通路狭窄到一定程度,可能表现为胸闷、头晕、下肢乏力等情况,甚至带来心梗、脑卒中等严重后果。
保持血管健康需要全方位的干预。一方面,饮食上宜多吃富含膳食纤维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天然食物,比如蔬菜、水果、粗粮,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;同时要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,如鱼肉、豆类等。另一方面,坚持规律运动能够增强血管弹性,比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。戒烟限酒也是关键,吸烟会直接损害血管壁,而过量饮酒则可能加速动脉硬化的过程。如果已经被诊断为高血脂、高血压或糖尿病,建议积极配合治疗,控制血脂、血糖和血压在正常范围。
如果怀疑自己有动脉硬化的风险,定期检查血脂、血糖和血压等指标,以及进行颈动脉彩超等相关检查,能够帮助及时发现隐患,并评估病变的严重程度。早期干预往往能够延缓疾病进程,降低并发症风险。关注生活习惯的小改变,可能就是远离动脉硬化这条“慢性轨道”的有效起点。
2025-02-27
2025-02-27
2025-02-27
2025-02-27
2025-02-27
2025-02-27
2025-02-27
2025-02-27
2025-02-27
2025-02-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