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规体检包含基础体格检查、实验室检测、影像学检查、功能评估和专科筛查五大类项目,涵盖身高体重、血常规、B超、心电图、妇科/男科检查等核心内容。
1、基础检查:身高体重测量计算BMI指数,血压检测筛查高血压风险,视力色觉测试评估眼部健康。医生通过触诊听诊检查甲状腺、心肺、腹部等器官状态,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基础数据更新。
2、实验室检测:血常规检查红细胞、白细胞等14项指标,尿常规检测泌尿系统状况,肝功能含ALT、AST等酶类指标。40岁以上建议增加肿瘤标志物检测,如AFP(肝癌)、CEA(消化道肿瘤)等特异性项目。
3、影像检查:胸部X光排查肺结核和肺部占位,腹部B超检查肝胆胰脾肾器官形态。45岁后推荐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期肺癌,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建议女性每年一次。
4、功能评估:心电图捕捉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,肺功能测试判断通气功能障碍。中老年群体需加做骨密度检测,糖尿病高危人群应进行糖耐量试验。
5、专科筛查:妇科检查含HPV+TCT宫颈癌筛查,男科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。备孕群体需做TORCH优生五项,长期吸烟者建议增加支气管镜检查。
体检项目选择需结合年龄、性别和家族病史,30岁以下重点关注传染病和基础指标,40岁后增加心脑血管和肿瘤筛查,60岁以上需全面评估骨质疏松和认知功能。建议根据体检报告异常项进行专科复查,保持每6-12个月的体检频率可有效监测健康变化。
2025-01-09
2025-01-09
2025-01-09
2025-01-09
2025-01-09
2025-01-09
2025-01-09
2025-01-09
2025-01-09
2025-01-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