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是调节生殖系统功能的人工合成多肽类药物,主要用于治疗性激素依赖性疾病,主要成分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。
通过模拟下丘脑分泌的天然GnRH,持续刺激垂体前叶细胞膜受体,初期促进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分泌,长期使用可导致垂体脱敏。这种双向调节作用使其在妇科和男科疾病治疗中具有独特价值。
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、子宫肌瘤、前列腺癌等性激素依赖性疾病。对中枢性性早熟患者可抑制第二性征提前发育,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用于控制性超排卵周期。
临床常用醋酸亮丙瑞林、醋酸戈舍瑞林、曲普瑞林等长效缓释制剂。不同衍生物在氨基酸序列和药代动力学特性上存在差异,注射剂型包括微球、植入剂等。
治疗初期可能出现潮热、骨密度下降等低雌激素症状,长期使用需监测骨代谢指标。前列腺癌患者用药初期可能出现暂时性骨痛加重,需配合镇痛治疗。
妊娠期、哺乳期女性及骨质疏松患者禁用,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。对GnRH类似物过敏者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红肿等局部反应。
使用期间建议保持适度日照促进维生素D合成,增加奶制品和深绿色蔬菜摄入以补充钙质。规律进行抗阻力训练有助于维持骨密度,避免剧烈运动导致骨折风险。治疗期间每3-6个月需复查骨密度和性激素水平,停药后生殖功能通常可逐渐恢复。出现严重血管舒缩症状时可考虑添加反向添加疗法,具体方案需由专科医生评估制定。
2025-05-27
2025-05-27
2025-05-27
2025-05-27
2025-05-27
2025-05-27
2025-05-27
2025-05-27
2025-05-27
2025-05-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