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复禾首页 > 体检 > 体检资讯 > 正文

鼻部恶性淋巴要用CT检查

发布时间: 2011-07-29 14:30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探讨鼻腔鼻窦淋巴瘤的CT表现,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.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确诊的15例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病例的CT表现做回顾性分析.结果:15例病例中5例发生于鼻腔,2例累及鼻咽部,4例侵犯鼻背.2例位于右侧上颌窦,7例发生于鼻腔与鼻窦,6例侵犯鼻背及颌面,1例位于右侧鼻咽部.所有病例密度相对均匀,增强病灶轻度强化.结论 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沿黏膜及淋巴管侵犯周围组织器官,病灶范围广,但骨质破坏轻是与癌鉴别的重要特点,鼻腔鼻窦病变合并皮肤改变是恶性淋巴瘤特征. 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大多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,约1/5~1/4发生于头颈部,半数以上累及咽淋巴环,其次累及涎腺、口腔等.鼻腔鼻窦原发淋巴瘤少见,多是全身淋巴瘤的蔓延,占全身淋巴瘤12%.本文收集我院1994~2004年具有完整CT和病理资料的鼻腔鼻窦淋巴瘤15例,对其CT征象进行分析,现报告如下. 1 资料与方法 1.1 一般资料 搜集我院1994~2004年经CT检查、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15例,女7例,男8例,年龄20~75岁,平均56岁. 1.2 方法 扫描采用GE Hispeed FX/i CT机,所有病例均做轴位扫描,其中6例增加冠状位扫描,8例行团注增强扫描,结合15例病例的临床与CT资料分析鼻腔鼻窦淋巴瘤的影像表现. 2 结果 2.1 病灶的分布与累及范围 15例中5例单纯发生于鼻腔前部,其中3例病灶位于右侧鼻腔,1例位于左侧鼻腔,1例累及双侧鼻腔(以中线为主),鼻腔黏膜增厚明显.5例中2例病灶累及至鼻咽部.其中4例鼻背皮肤软组织肿胀增厚.2例发生在右侧上颌窦.7例发生鼻腔及鼻窦,其中4例位于右侧上颌窦及右侧鼻腔,其中2例右侧眼眶受累,软组织肿块突入眼眶内.2例位于筛窦及鼻腔两侧,1例位于左侧上颌窦、筛窦及左侧鼻腔.上述9例中6例鼻背部及颌面部软组织肿胀.1例位于右侧鼻咽部,右侧翼内肌及翼外肌受侵.以上可以看出病灶累及范围广是其特点之一. 图1 左侧鼻腔软组织肿块,向鼻咽部侵犯,骨窗未见明显骨质破坏 图2 右侧鼻腔及右侧上颌窦见软组织肿块,病灶向后累及鼻咽部,病灶密度均匀,骨窗右侧上颌窦内侧壁破坏,鼻中隔受压向左侧弯曲 图3 右侧眼眶内侧壁破坏,病灶向眶内侵犯 图4 右侧鼻咽部见软组织肿块,脂肪间隙消失,右侧咽隐窝消失,病理证实淋巴瘤 2.2 病灶形态与密度 15例病灶中8例表现为增殖生长为主,呈肿块状,其中3例为鼻腔内局限性肿块,5例侵犯邻近器官,6例以浸润生长为主,病灶沿鼻腔与鼻窦黏膜生长,黏膜表现为不规则增厚,侵犯范围较广,其中2例为鼻腔内巨大软组织块影,1例见坏死区.4例表现为侵犯临近器官,增生型病灶CT均表现为相对密度均匀,浸润型密度欠均匀,部分病灶边缘不规则但清晰,8例增强扫描病灶有轻度强化,CT值增加10~20HU. 2.3 骨质改变 15例病例中CT表现骨质破坏都不明显是其特点之一,其中3例上颌窦内侧壁轻度虫蚀样骨质破坏,窦腔膨胀改变,外侧壁变薄,鼻腔内5例病灶仅造成上颌窦内侧壁受压变薄,其中2例鼻中隔部分消失,2例鼻中隔被肿瘤组织推移. 3 讨论 3.1 病灶的特点 结外淋巴瘤绝大多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(NHL),且主要来源于T细胞,本组中15例均为NHL.原发于鼻腔窦腔的NHL报道不多,国外有学者分析29例和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中仅有3例是原发于鼻腔鼻窦的NHL.恶性淋巴瘤从形态上分为增殖型、浸润型及混合型.增殖型在CT上表现块密度相对均匀,呈等或略高密度,可合并溃疡、坏死.本组中8例为增殖型,其中1例巨大软组织块内见不规则低密度坏死区,2例边缘欠清晰.浸润型密度则高低不均,提示炎性水肿与肉芽增殖并存,混合型在CT上有着上述两种类型表现,本组中未见混合型.NHL所引起的骨质破坏不明显,多见筛孔状或虫蚀样骨质吸收,或是小范围骨质破坏.Kondo报道7例NHL仅有3例有骨质破坏,但相应部位外侵的软组织影宽度远大于破坏范围,以为与癌的重要鉴别点.本组中仅见5例轻度骨质破坏或骨质吸收. 3.2 病灶的发生部位 鼻腔淋巴瘤多发生于鼻腔前部、鼻前庭或下鼻甲(4/5),部分累及鼻翼,沿下鼻甲向后生长,常累及单侧或双侧,鼻窦淋巴瘤常累及鼻腔,可使病变部位不确定,淋巴瘤易沿着黏膜蔓延,可使病灶范围广,软组织肿块很大,给定位带来困难,但根据病灶侵犯压迫邻近组织器官的变化,可以推测病灶发生的部位.本组中1例原发于鼻咽部,本组中2例侵犯鼻咽部. 3.3 皮肤累及鼻腔鼻窦 NHL易合并皮肤受累,如鼻背部、鼻翼及颌面部肿胀等.本组有10例,其中4例鼻背部皮肤增厚及鼻翼肿胀,6例颌面部皮肤及鼻翼肿胀,可能与NHL易沿皮肤淋巴管侵犯临近皮肤,这与鼻腔鼻窦急性炎症引起的皮肤软组织肿胀有所不同,这些病变经过消炎后肿胀会消退,而其他恶性肿瘤引起的皮肤改变,因此部位活检比较容易,结合临床病史及活检较易鉴别诊断.因此病灶位于鼻腔前部鼻窦部合并有皮肤病变是鼻腔鼻窦NHL的特征之一. 综上所述,鼻腔鼻窦淋巴瘤病灶累及范围广,但骨质破坏较轻,鼻腔鼻窦内病变合并皮肤改变是恶性淋巴瘤重要特点.

免责声明: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,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,其作者观点、内容描述及原创度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涉及用药、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!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有作品内容、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,请发邮件至suggest@fh21.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!
看病要趁早,不等待 不排队,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
扫描左侧二维码,关注微信号: 复禾健康,求医更省时更省心

相关推荐

鼻部ct能检查什么?
鼻部ct能检查什么?
鼻部ct能检查什么?鼻CT一般可检查鼻中隔偏曲、鼻骨骨折等。1、鼻中隔偏曲: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弯曲,或鼻中隔一侧或两侧局部突起,引起鼻腔和鼻窦生理功能障碍,引起鼻塞、鼻出血、头痛等症状。一般是由鼻外伤、发育异常、鼻腔或鼻窦肿瘤、遗传等原因引起的。通过鼻部CT检查,可...[详细]
发布于 2024-10-29

最新推荐

吃什么中药减肥快速有效
吃什么中药减肥快速有效
中药减肥通过调理体质促进代谢,常用药材包括荷叶、山楂、决明子、茯苓、大黄。1、荷叶:荷叶含生物碱和黄酮类物质,能抑制脂肪吸收并利尿消肿。荷叶碱可阻断淀粉转化为糖分,减少热量囤积。每日取干荷叶5克沸水冲泡代茶,搭配适量运动效果更佳。脾胃虚寒者...[详细]
2025-05-10 14:48
肝阳上亢中医护理
肝阳上亢中医护理
肝阳上亢需平肝潜阳,中医护理方法包括穴位按摩、药膳食疗、情志调节、中药调理和起居调摄。1、穴位按摩: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,每日按压3分钟可疏肝降火;配合风池穴枕骨下斜方肌外侧凹陷揉按,能缓解头晕目眩。耳尖放血每周1次,使...[详细]
2025-05-09 08:36
若员工长期站立工作会引发什么症状
长期站立工作可能引发下肢静脉曲张、足底筋膜炎、腰肌劳损、膝关节退行性变以及水肿等问题。1、静脉曲张:下肢静脉长期承受高压导致瓣膜功能受损,血液淤积引发血管迂曲扩张。建议穿戴医用弹力袜促进回流,工作时每隔1小时做踮脚运动,严重时可采用激光闭合...[详细]
2025-05-05 19:33
测专注力挂什么科
专注力测试可挂神经内科、心理科或儿童保健科,具体选择需结合年龄和症状表现。1、神经内科:专注力问题可能与脑部器质性疾病相关,如癫痫、脑外伤后遗症或神经退行性病变。医生会通过脑电图、头颅CT或MRI排查异常,确诊后可能采用药物如哌甲酯、托莫西...[详细]
2025-05-05 15:34
白天没事一到晚上就肚子胀气挂什么号
夜间腹胀可能与消化功能紊乱、饮食不当或器质性疾病有关,建议挂消化内科进行系统检查。1、消化功能紊乱: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增强胃肠蠕动,若存在胃排空延迟或肠菌群失调,易产生气体。可尝试口服多潘立酮促进蠕动,或服用双歧杆菌调节菌群,晚餐避免豆类、洋...[详细]
2025-04-17 09:31
肚子短期内明显增大挂什么科室
短期内肚子明显增大建议优先挂消化内科或妇科,排除腹水、肿瘤或妊娠等常见病因。1、消化内科:腹腔积液、肠梗阻或内脏肿大是常见诱因。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门静脉高压性腹水,需通过腹部B超和肝功能检查确诊。肠梗阻伴随呕吐、便秘症状,CT扫描可明确梗阻...[详细]
2025-04-17 08:38
椎-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挂什么科
椎-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挂什么科
椎-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应挂神经内科,主要涉及血管评估、病因排查、药物治疗、康复干预和长期管理。1、神经内科:该科室负责脑血流动力学评估,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、头颈部CTA或MRA检查明确血管狭窄或痉挛程度。患者需描述眩晕、视物模糊等发作特点,医...[详细]
2025-04-17 06:43
热门推荐 点击排行
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