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复禾首页 > 体检 > 体检指标 > 正文

血浆晶体渗透压的组成和作用是什么

发布时间: 2025-06-07 07:56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由无机盐、葡萄糖、尿素等小分子物质形成,其核心作用是调节细胞内外水分平衡。血浆晶体渗透压的组成包括钠离子、氯离子、碳酸氢根离子等电解质,以及非电解质的小分子有机物,作用机制涉及维持血容量稳定、保障细胞正常形态功能、参与肾脏尿液浓缩、影响神经肌肉兴奋性、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液体交换五个方面。

1、电解质主导:

钠离子和氯离子贡献了血浆晶体渗透压80%以上的压力值。钠离子作为细胞外液主要阳离子,通过钠泵主动运输维持浓度梯度;氯离子作为主要阴离子,与钠离子共同构成渗透压基础。这两种离子的浓度变化会直接影响血浆渗透压数值,临床常用血清钠浓度评估渗透压状态。

2、非电解质补充:

葡萄糖和尿素等非电解质小分子约占渗透压的5-10%。葡萄糖在餐后短期内会显著影响渗透压,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可导致高渗状态;尿素作为蛋白质代谢终产物,虽然能自由通过细胞膜,但在肾脏浓缩尿液的逆流倍增机制中具有重要渗透作用。

3、水分平衡调节:

晶体渗透压通过半透膜效应控制水分跨膜移动。当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,组织间液水分向血管内转移;渗透压降低时则相反。这种机制能快速调节循环血量,在失血、脱水等情况下发挥代偿作用,但严重失衡会导致细胞脱水或水肿。

4、细胞功能维护:

稳定的晶体渗透压是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和功能的基础。红细胞在等渗溶液中保持双凹圆盘形,低渗环境中会膨胀破裂,高渗环境下则皱缩。神经元对渗透压变化尤其敏感,急性低钠血症可引发脑水肿,而高钠血症会导致意识障碍。

5、肾脏调节枢纽:

肾脏通过调节晶体渗透压实现尿液浓缩稀释。髓质间质的高渗状态由钠离子和尿素共同建立,抗利尿激素通过调控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来维持体液渗透压稳定。这个精密调节系统一旦失常,会出现多尿或少尿等病理表现。

保持血浆晶体渗透压稳定需关注电解质摄入平衡,每日食盐摄入量建议控制在5-6克,高血压患者应更低。运动后大量出汗时需及时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,避免单纯饮用大量纯净水导致低钠血症。肾功能减退者需定期监测血钠、血糖、尿素氮等指标,出现口渴、乏力、嗜睡等渗透压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。合理控制蛋白质摄入量有助于维持尿素代谢平衡,糖尿病患者更要严格监测血糖波动对渗透压的影响。

免责声明: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,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,其作者观点、内容描述及原创度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涉及用药、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!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有作品内容、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,请发邮件至suggest@fh21.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!
看病要趁早,不等待 不排队,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
扫描左侧二维码,关注微信号: 复禾健康,求医更省时更省心

相关推荐

血浆渗透压是什么意思
血浆渗透压是什么意思
血浆渗透压是指血液中溶质对水分子产生的吸引力,它直接影响着细胞内外的水分平衡。简单来说,渗透压就像一位“水分调节员”,确保我们的细胞不会因为水分过多而“胀破”,也不会因为水分过少而“干瘪”。如果你曾经泡过茶袋,你会发现茶叶中的物质会慢慢渗透到水中,这就是一种渗透现象。在人体内,血...[详细]
发布于 2024-12-08

最新推荐

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偏高怎么办
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偏高可通过调整抗凝药物、补充维生素K、治疗肝脏疾病、控制出血风险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等方式改善。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通常由华法林过量、维生素K缺乏、肝硬化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、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等原因引起。1、调整抗凝药物:服用华法...[详细]
2025-07-26 16:25
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怎么计算
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通过凝血酶原时间PT与正常对照值的比值计算得出,公式为PTA=正常PT值/患者PT值×100%,主要用于评估外源性凝血功能。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华法林用药、维生素K缺乏、肝脏疾病、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。...[详细]
2025-07-26 16:01
凝血时间偏低什么原因导致的
凝血时间偏低通常提示血液凝固速度加快,可能由脱水、药物影响、遗传性高凝状态、获得性血栓性疾病、恶性肿瘤等因素引起。1、脱水:体内水分不足会导致血液浓缩,血浆中凝血因子浓度相对升高。长期高温作业、腹泻呕吐未及时补液、糖尿病患者高渗性脱水等情况...[详细]
2025-07-26 15:37
凝血时间延长有何临床意义呢
凝血时间延长通常提示机体存在凝血功能障碍,可能由维生素K缺乏、血友病、肝病、抗凝药物使用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因素引起。1、维生素K缺乏:维生素K是合成凝血因子Ⅱ、Ⅶ、Ⅸ、Ⅹ的关键辅酶。长期饮食不均衡、胆道梗阻或广谱抗生素使用可能导致维生素K...[详细]
2025-07-26 15:14
aptt延长几秒有临床意义
APTT延长超过正常值10秒以上通常具有临床意义,可能提示凝血功能障碍、抗凝药物影响或遗传性疾病。主要关联因素包括内源性凝血途径异常、肝素治疗、维生素K缺乏、血友病及狼疮抗凝物阳性。1、凝血因子缺乏:内源性凝血途径中Ⅷ、Ⅸ、Ⅺ因子活性降低可...[详细]
2025-07-26 14:50
凝血时间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
凝血时间长可能由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、维生素K缺乏、肝脏疾病、抗凝药物使用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因素引起。1、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:血友病、血管性血友病等遗传性疾病会导致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。这类疾病通常自幼发病,表现为轻微外伤后长时间出血不止...[详细]
2025-07-26 14:26
凝血时间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
凝血时间延长可能由维生素K缺乏、血小板减少、血友病、肝病、抗凝药物使用等因素引起,需结合实验室检查明确具体病因。1、维生素K缺乏:维生素K是合成凝血因子Ⅱ、Ⅶ、Ⅸ、Ⅹ的必要辅酶。长期饮食不均衡、胆道梗阻或广谱抗生素使用可能导致维生素K缺乏,...[详细]
2025-07-26 14:03
热门推荐 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