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纯性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,分为HSV-1口唇疱疹和HSV-2生殖器疱疹,表现为皮肤或黏膜群集性水疱,通过接触传播且易复发。
HSV-1主要通过口腔分泌物传播,常引发口周疱疹;HSV-2通过性接触传播,多导致生殖器疱疹。病毒潜伏于神经节,免疫力下降时激活复发。治疗以抗病毒药物为主,如阿昔洛韦、泛昔洛韦或伐昔洛韦,可口服或外用。
直接接触患者皮损、唾液或生殖器分泌物是主要传播方式,母婴垂直传播可能引发新生儿疱疹。避免接触活动期皮损、使用避孕套可降低风险。感染者发作期需隔离,衣物毛巾单独清洗消毒。
初发时可能出现发热、淋巴结肿大,随后出现瘙痒性红斑和簇集水疱,破溃后形成溃疡。生殖器疱疹可能伴排尿疼痛。局部冷敷缓解不适,继发感染时需联用莫匹罗星等抗生素软膏。
压力、疲劳、月经期、日晒或创伤可激活潜伏病毒。长期免疫力低下者如HIV患者症状更严重。增强免疫力是关键,规律作息、补充维生素C和锌剂有助于减少复发。
角膜疱疹可致失明,需紧急眼科处理;新生儿疱疹死亡率高,孕妇需筛查。播散性感染需静脉注射抗病毒药物。定期复查免疫指标,严重者考虑长期抑制疗法。
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赖氨酸的豆类、鱼类,限制精氨酸含量高的坚果巧克力;保持患处清洁干燥,避免抓挠。复发期间避免剧烈运动,可选择瑜伽或散步。皮损完全愈合前禁止性接触,伴侣需同步检查。日常使用防晒霜预防口唇疱疹复发,生殖器疱疹患者建议每年进行宫颈癌筛查。